燃烧的海洋_第五十五章 两强相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两强相争 (第4/6页)

 因为初始设计来自j-30/j-32,所以在气动外形上,yj-31c与yj-33c没有太大创新,看上去与j-30/j-32几乎没有区别。这也是成飞坚持打“价格牌”的关键所在,即多用途战斗机首先是一种买得起与用得起的战斗机,其次才是一种高性能战斗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性能。

    事实上,这也更对牧浩洋的胃口。

    虽然空军与海军对沈飞方案表示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但是牧浩洋却知道,yj-31s与yj-33s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价格昂贵的战斗机,而空军与海军根本没有足够多的经费来大批量采购。

    如果以一架战斗机服役二十五年为准,成飞方案的成本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按照成飞给出的报价,yj-31c与yj-33c的采购成本只有沈飞的三分之二,而且长期装备成本只有沈飞的二分之一,还可以通用j-30与j-32的保障维护设备,综合算下来,总体装备成本只有沈飞的一半。

    也就是说,用同样多的钱,可以多买一倍的战斗机。

    对空军与海军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诱惑。

    为了增强吸引力,成飞还明确提出,yj-31c与yj-33c能够加强机身机构强度,即可以通过后期改进达到j-30与j-32的水准,成为一种具备与第五代战斗机进行空战的多用途战斗机。

    当然,这只是飞机制造厂的说法。

    要成为典型的制空战斗机,除了需要足够高的机动性,还需要大量配套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很昂贵。

    事实上,成飞一直在掩盖一个事实:yj-31c与yj-33c的改进余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