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千古一帝 (第14/16页)
有些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启发。 这部百科全书,就是上面用诸多文字所介绍的那部农书,名字叫《齐民要术》,作者叫贾思勰,出生于北魏益县,即现在的山东寿光市。 巧合的是,当今的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的大棚蔬菜之乡,看来,寿光人的种菜天赋是有历史渊源的。家乡后人在蔬菜种植方面有如此成就,贾太守若泉下有知,也可含笑九泉了。 《齐民要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农业科学巨著,民间和历代政府极为重视,北宋年间政府还专门刻印发放民间,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这部代表农耕文明的农学巨著,居然诞生于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北魏帝国,其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著名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也产生于北魏时期,作者叫郦道元,在此不再详述。 北魏经过汉化改革,经济、文化蒸蒸日上,洛阳更是焕发了无尽的生机。 南梁传奇名将陈庆之,原本以为北中国遍地蛮夷,然而,等他本人到了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如此感叹: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魏孝文帝拓跋宏,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向世界演示了文明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消除民族隔阂不惜背上令自己本民族消亡的骂名,创造了一个新的汉族,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千古一帝,他应当之无愧。 如此雄才大略的拓跋宏,活了多少岁呢?32岁。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