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8 (第4/4页)
反倒是秀才、举人等有功名又不足以直接授官任事的文人,又有了可以入仕的渠道,还能与武官交好——在这个大开拓时代,拘泥于文武之分的人,迟早是要被淘汰的,朝中科举出仕者,不管是前往藩国还是在中原任事,认识几位武将,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了——除了最开始推行的那几年,而后入军中做“教授”一直都是很吃香的。 待久了之后,林放也渐渐弄清了更多的事。 他是凭借着自己和王大这位指挥使是乡党,又是周人,参加远征军多少会受到照顾这一层关系,再加上一腔孤勇,这才参军的,而这一回参加远征军,却是他赶上趟儿了,有许多人可不单是因为这个才来参军的。 自安西府改为汉国起,至今将近五十年,大周在外藩国数量愈发增长。 但是刨去零散建立的藩国——譬如汉国、纪国——其余藩国的建立时间都是相差无几的。 藩国的建立带来了大量的利益,中原之中家无余财、贫无立锥之地之人,在藩国之中封侯拜相,青云直上者不在少数。 纵是寻常小民,一入藩国,都有数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良田入手。 寻常百姓都有这样的收获,国朝的文武官员,也有功绩大到封爵甚至跟着一同开设藩国的,家业万世不易之根基,这便稳当了。 在之前的三次藩国建立潮中,大量的金银与奴隶流入中原,那时的景况,堪称是一场狂欢,一夜暴富、一夜骤贵,这样的事例到底都有。 这一回,景熙帝的一部分幼子和宣德帝的年长王子们也都准备开边立藩,相比于三次藩国建立潮之外的时间段的零星开藩,此番却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