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九章与总理的商谈 (第3/11页)
从备战的角度来看,这个话是很对的,非常富有哲理。但是应用到经济领域,却就未必见得是最佳的策略。 国家拼命的储备外汇,孜孜以求的追求债权国地位。报纸上经常会出现欢欣鼓舞的消息,我国又越了某某传统强国,成为世界上第几大债权国。似乎如此一来,就有了当“阔佬”的良好心态。想到后世中国那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曾凌风的后背就是一阵冷汗直冒,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国家损失的财富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啊,实在是让曾凌风心痛无比。 “农意识,要不得啊”曾凌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忧形于色地摇了摇头。 朱总理的神情更加郑重起来,沉吟稍顷,缓缓说道:“理由何在?” 朱总理深通经济,可谓顶级精英人物,对于曾凌风所言“农意识”,自是明白曾凌风所指为何。 “这有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曾凌风选择着措辞,谨慎地说道。倒不是担心朱总理误会,而是朱总理身为国家总理,曾凌风和他谈到这些,必须尽量表述清楚。不能令他产生歧义。 “以国内的城市作为例子来讲一讲吧。就说深圳市好了,创造了经济展史上的奇迹,还创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深圳度’。那朱伯伯认为,深圳市的经济,为什么会如此的飞展?” 朱总理淡淡答道:“全国建深圳” 这样的问题,肯定是难不倒朱总理的。深圳市的常展,有多方面的原因,譬如政策倾斜,地理位置优越,人民思想开放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些因素不是最主要的,所有这些因素全部加起来,只是为深圳市创造了一个利用资金的良好环境。深圳市的常展,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支撑——资金大量的,甚至是海量的资金因为深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