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九章与总理的商谈 (第2/11页)
样的客户,国家不贷款,那款子,打算贷给谁啊?怎么,想要留下来去买美国的国债啊?朱伯伯,我劝你还是省省吧,这生意不合算。” “凌风,这话不能乱说”朱总理很认真的说道。 “我知道,既定政策嘛”曾凌风很不以为然的一挥手。 曾凌风谈论的,是眼下国内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拼命的鼓励出口创汇。为此制定了许多的优惠政策,譬如出口退税之类的。甚至在沿海某些经济大省,出口创汇与招商引资,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指标。凡是出口创汇成绩斐然的地方,党政一把手都受到大力表彰,因此被提拔到更加重要岗位上去的不在少数。而一旦出口创汇出现滑坡,党政一把手就会被问责,或者遭受批评。 这种刚性的行政措施,导致了各地争相搞出口,年年贸易顺差。 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都少得可怜,本国货币又不能进入世界流通领域,严重限制了我们对国外急需物资和设备的进口。国家制定这样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很是正确。总要手头有了硬通货,才好去人家那里买需要的东西。 这个出口创汇的政策,对于改革之初的国内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良性的作用。 但是国内经济,一直都有一个弊端,就是始终带着计划经济的影子,哪怕如今国家计委已经更名为国家展计划委员会。 纯经济领域的事情,一旦以行政手段干预进去,往往就会畸形展。 另外,国内很多人,包括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都深受数千年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对于存储财富,情有独钟。最形象的一句形容词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纯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