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6章 来者不善 (第1/4页)
苏轼看了回信,大喜过望,他只需要按照弟弟和妹夫的想法去做就成。 至于人力、物力、财力,早在苏辙离开杭州之前就已经给哥哥准备好。 工业区的建设用工、小作坊的用工、码头的建设,航船的建造,码头装卸工人等等都需要人手。 所以原本州县避之不及的难民,到了杭州城就成了香饽饽,晚来了根本就抢不到。 苏轼坐镇杭州,苏辙和沈括在京师遥控指挥,让农业和商业是齐头并进。 商业的繁荣加大了竞争,商人为了得到客户的青睐,获取更高的收益,他们不得不提高生产效率,这才客观上就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工业发明了更多实用的农具,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又反哺工业,让杭州的商业税收第一次超过了农业。 这在农耕社会是了不起的创举。 苏轼在杭州的成功,也给远在京师的苏辙提供的依据和底气。 当然这些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无数的百姓在领头羊的带领下花了多年时间共同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 杭州是一派繁荣,现在我们把时间轴拨回苏辙刚刚离开杭州之时。 出了杭州地界没多远,一行人打算在前方不远处的小县城歇脚。 刚进城门,就远远地听见一片哭喊之声。 苏辙叫住了队伍,道:“你们暂时在这里歇歇脚,我们前去查探一番再说。” 于是苏辙留下高达和韩世英保护文姬和莫愁,自己则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