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建设杭州 (第2/4页)
在苏轼的治理下,杭州政通人和,欣欣向荣。 周边的州县不断有逃难的百姓涌入杭州,苏轼也来者不拒,就在城门外建立的临时的避难所。 杭州城外十里地,三个瘦削的人影蹒跚走在小路上。 这是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 他们本是镇江人,因为还不出青苗贷款,害怕被鞭笞进大牢,所以一家三口连夜逃亡。 听说杭州的苏太守清正廉洁,一家人跋涉几百里地从镇江前往杭州。 一路上,干粮吃完了,他们就刨树根吃,终于离杭州城只有十里之遥。 忽的,母亲摔倒在地上,父亲和儿子急忙上前查看。 母亲口干舌燥,饿得头晕眼花,有气无力道:“你们走罢,不要管我。我这条命注定活不下去了。杭州城就在前方,你们扔了我这个包袱还能有条命在!”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儿子哽咽道:“娘!儿子说什么也不能扔下您!” 父亲也道:“老婆子,咱们一家要死一块儿死,要活一起活!” 说着,儿子固执地背起了母亲,尽管他已经瘦得皮包骨,全靠着活着的信念往前走。 一步两步、十里、九里、八里······二里,一里······ 一家三口终于看到了城门,可他们又累又饿晕倒在了城门前。 等他们再次睁开眼,他们正躺在城外的临时避难所里。 有人给他们送来了水和粥,就像饿死鬼一样,一家三口饱餐了一顿。 他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知还能捡回一条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