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305【灵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5【灵均】 (第3/4页)

联大时就带过两个助理,名字分别叫李政道和杨振宁。比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届院士。又比如李四光和竺可桢先生,乃是北平研究院的会员(相当于院士)。

    就拿中央研究院来说,直至抗日战争后,外国专家有如此评价:“中研院的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虽然这个评价有些过于吹捧,但也不算太离谱。

    李书华兴致昂扬地说:“周先生,这次北平研究院的设立,我们是经过细致规划的。已经跟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平天然博物馆、北平地质调查所、中法大学研究院、巴斯德学院等中外学术机关取得合作。而且研究经费也得到了保证,中央承诺每月拨款5万元。周先生你是国际史学权威,不如也来加入史学研究所吧,副所长的职务虚位以待。”

    “别,我加入史学研究所可以,但副所长就不必了。”周赫煊连忙表态。

    北平研究院里管事的,都是一帮留法派,皆为李石曾的亲信。

    周赫煊就算能在研究院里当官,也不过是空架子,意见有分歧时,他是绝对争不过别人的。

    李书华高兴道:“周先生能加入就太好了!”

    李书华能不高兴吗?

    周赫煊在历史领域的成就,连欧洲的历史学家都推崇不已,算得上是一尊大神。

    有周赫煊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坐镇,那就相当于一面旗帜,说不定以后还有外国同行慕名来交流。

    最最最要紧的是,如今中央研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