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5【灵均】 (第2/4页)
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两人坐着黄包车,朝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行不多远,周赫煊猛拍脑袋:“唉哟,忘了找鲁迅写几个字儿!亏大了。” 即便是以孙永振的老实憨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想翻白眼——周先生的嗜好还是改不掉啊。 来到清华大学,周赫煊又讲了两堂《人类文明史》,然后直往工字厅跑。他去了王国维家,结果发现人不在,说是在“怡春院”那边。 好吧,大家就别吐槽“怡春院”这破名字了。 怡春院在工字殿西边儿,有个垂花门,门额上刻着“怡春院”三个大字。早在清朝,这里是用来安顿伶工,王府中的戏子、舞女都住在里边。 周赫煊穿过门廊,看到王国维、陈寅恪等人都坐在亭子里,赫然还有国立北平大学的副校长李书华。 “周先生,你来的正好!”李书华高兴地说道。 周赫煊走过去坐下,笑问:“你们在这里开诗会呢?” 李书华说道:“北平大学区正在筹设北平研究院,我负责筹建研究院的史学研究所,今天是来请几位国学大师加入研究所的。” “这是好事啊。”周赫煊道。 蔡元培、李石曾搞的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但也有些亮点。比如南京的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的北平研究院,这两所研究院互相竞争、互相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 地位嘛,大概相当于后来的社科院和中科院,也是培养了许多人才的。 比如中央研究院的第六任院长吴大猷先生,在西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