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6页)
李光地才高不假,对朝廷有功也是真,康熙很欣赏他。 所以皇后以貌取人,说李光地不合适留在詹事府的时候,康熙并没当回事。 他万万没想到,李光地竟然是个有才无德之辈。 理论上,圣明君主应该亲贤臣远小人,但在实际cao作中,贤臣和小人都要用。 不过要分开用,有取舍地用。 比如太子的詹事府,就不是一个以才取人的地方,而是应该选德才兼备,甚至德更突出的人,辅佐太子。 太子的詹事府由满、汉两套人马组成,太子年纪还小,康熙本来只想设两个詹士教太子读书。 之所以为李光地临时增加了一个少詹士的编制,就是因为他这样才德兼备的人,委实难得。 能写出蜡丸疏,助朝廷平叛,此人的才能自不必说。 关键康熙还听说,李光地在写这份蜡丸疏之前,曾经见过耿精忠。面对耿精忠高官厚禄的收买,李光地毫不动心,而是虚以为蛇,与之周旋,为朝廷出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忠君爱国,大义凛然,足够让康熙为他破例。 哪知道这样的李光地,居然对孝道嗤之以鼻,还敢暗戳戳挑拨太子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这一下便触到了康熙的逆鳞,神仙也救不得了。 于是以身娇体弱为由,把李光地一脚踢出詹事府,踢回翰林院修书去了。 恰在此时,有御史弹劾李光地冒领军功、卖友求荣、欺君罔上三项大罪。 这事若放在从前,康熙多半不会理。 人红是非多,每个朝代都不能免俗,康熙早习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