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蒸馏的弊端。 (第6/9页)
东西: 锭子碱以及精细的食盐。 有这两样东西帮助,酒精浓度便可以更进一步,甚至达到三个九的级别。 视线在回归现实。 考虑到徐云头一次制作出来的大蒜素剂量有限,因此纵使老苏心中有无数蚂蚁在爬,也只能暂时将情绪压住,召来谢老都管,嘱咐他前去准备起了各种材料。 就这样。 两个小时一转而逝。 当时间来到酉时,也就是晚上七点钟左右的时候,谢老都管终于将所有材料都找齐了。 搞过蒸馏实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蒸馏使用的一般都是球形烧瓶,不过眼下情况特殊,不可能找到完全合规的设备。 谢老都管几乎动用了老苏在职时所有的关系,才凑到了几个类似球形的玻璃瓶。 反倒是铜管的相关过程没啥难度,谢老都管直接从府院的库房里便找出了几根铜管。 老苏虽然是个清官,但家底还是相当丰厚的,毕竟这是宋朝嘛。 按照先有的物价换算,老苏的年收入大概等同于后世税后800万,这种工资哪怕在北上广都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随后徐云将几个物件组合成了一个简单的蒸馏设备,将谢老都管从汴京第一酒楼樊楼买来的白酒倒入了烧瓶里。 在元代以前,华夏古代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发酵酒,高度在十度上下。 有些还带着不少的粮食渣子,所以才会被叫做‘浊酒’。 谢老都管买回的几坛酒浓度大概接近二十度,使用的是麸曲酿制,基本上可以说是现今能找到度数最高的酒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