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_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国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国心 (第3/5页)

伏波”没有多少区别,“船极灵捷平稳,机器搭配亦均合宜,与购自外洋无者异。”

    从“万年清”至“伏波”再至“永保”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船政的150马力轮船经历了完全按照外国图纸,用买来的现成舰材合拢建造,到自行更改设计,**制造,最后完全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蒸汽时代科技的结晶——蒸汽机,现在已经诞生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看到盛宣怀郑观应惊喜交集的样子,林义哲也禁不住在心里感慨万端。

    十年之前,中国尚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带来的创痛中苦苦挣扎,而现在竟然摘取了蒸汽时代的桂冠,在全无近代工业基础的中国,这种成就无异于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带有一颗中国“心”的“永保”号大获成功,使得船政上下倍受鼓舞。鸦片战争以来,从林则徐、魏源开始,感受到西方科技力量的中国人都梦想拥有和西方列强同样的实力,“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此作为自强之道,但是大都通过购买“器”来实施,很少有人敢于尝试看来无异于与虎谋皮的从洋人那里直接学习奥秘绝技的制器之法。而船政通过对外国技术人员推行的一套有效的合同规范、金钱激励的机制,加之中国官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实现了这一梦想。

    不久,在办理完了相关手续之后。“伏波”和“永保”两船便在船政水手的驾驶下,搭载着盛宣怀郑观应以及招商局派来的接船人员,北上上海,正式加入到了招商局的运输船队行列之中。

    此时的船政,在建造“伏波”级的后续舰的同时,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新式铁胁木壳巡洋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