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国心 (第2/5页)
伏波”级运输舰招商局只付半价即可。消息传出后,上海的西方媒体无不嫉妒,尤其是英国轮船公司,“我们听说福州当局把两只福建船政建造的最大的轮船半价卖给招商局,这样的馈赠当然大大有助于招商局,使他们可以用比已经减倒最低限度运价的外国对手还要低的运价运营,而且这样还有利润。” 对于船政的这份大礼,李鸿章自然十分感激,和船政的合作关系也由此紧密起来。 在到了船政衙署之后,盛宣怀郑观应二人先是见过代理船政大臣夏献纶和提调吴仲翔,然后在林义哲的陪同下参观了“伏波”、“永保”两艘运输舰,以及船政的蒸汽机制造车间。在得知二号船“永保”使用的竟然是国产的蒸汽轮机后,盛宣怀和郑观应都欣喜不已。 早在“湄云”舰下水后不久,1869年的冬天,船政的工人、技术人员和洋员便开始对后来装上“伏波”号的150马力蒸汽机及配套锅炉画图研究。制图工作由位于轮机车间楼上的“绘事院”进行。在洋员的指导下,绘图学生们一笔一笔详细地勾勒各种总分图纸,完成的图纸交由木模车间,“刻木以肖其形”,制成全套模具。再依照模具由打铁、铸造厂制成成品,最后在轮机车间里打磨、合拢组装。在轮机车间组装蒸汽机时,隔壁的水缸车间也在仿造配套的两套锅炉。1871年的春天,水缸车间首先报喜,两座方形低压锅炉成功制成,沿着从水缸车间通向船台的铁轨推出,吊装进了船台上的“永保”船体内。 “永保”号下水后进行航试,测得逆风逆潮时航速为10节,顺风顺朝时可达13节,与采用同功率进口蒸汽机的“万年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