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九、海军竞赛 (第3/4页)
年提供200万到300万吨的煤化油。 当然,煤化油的生产成本大约是石油价格的两倍,可是在战争进行期间,谁还会真的去在乎成本问题。 德国人的无畏舰建造虽然比英国稍晚一些,但却比另一时空时提早了近两年,德国海军则不用经历两年的主力舰建造空白期,其规模将会更加接近大英帝国的水平。 奥匈帝国海军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合作另一个重要的项目是潜艇和鱼雷,总部设在阜姆的“白头”公司是世界是最早制造鱼雷和最大的鱼雷供应商,而德国海军在制造鱼雷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德意志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动鱼雷的国家,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一直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另外,伊斯莱亚造船厂和克虏伯旗下的日尔曼尼亚造船厂在潜艇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两家造船厂都在1906年左右研制成功了第一艘实用型军用潜艇,这种装备了三座鱼雷发射管的潜艇虽然只有240多吨,装备也很简陋,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不过,潜艇在两国海军中的境遇却皆然不同,在李海顿的大力支持下,奥匈海军已经装备了大约12艘试验型潜艇,而在德国,由于提尔皮茨的阻挠,只建造了四艘潜艇。由于技术共享的原因,德国人在潜艇方面的技术进步倒也一直能跟上奥匈海军的步伐。 但这一切都让李海顿感到很愤怒,他好心好意地帮助德国人在加强他们的舰队,结果却被排除在了利润丰厚了战舰建造工程之外。 他甚至有宰了那老家伙的冲动。 这个时空中由于李海顿的推动,英德之间的无畏舰建造竞赛比原来的历史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