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九、海军竞赛 (第2/4页)
计师们走在了德国同胞的前方,这虽然令人感觉有些不快,但海军方面的交流依然密切,犹如一家。 奥匈帝国在炮塔设计,战舰线形优化和动力布置方面要领先于德国同行,而德国人在结构设计,隔舱和装甲布置等方面一直比奥匈帝国的军舰设计师们要强。 在得到“拉德茨基”级战列舰的设计图后,在德皇的干预下,德国海军装备部门总监赫尔林根中将立即决定按照奥匈帝国海军的设计方案对最新建造的“德意志”级战列舰进行重新设计,但遭到提尔皮茨上将的反对。小心翼翼的德意志帝国海军总司令此时已经开始变得十分保守,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没有绝对的把握就尽量排斥。 赫尔林根中将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两人的官司又打到了威廉二世面前,德国皇帝在看过报告后站在了他的造舰总监一边。最后提尔皮茨同意进行重新设计,由于他的拖延,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被推后。 英国人无畏舰开工建造之后,李海顿就通过在伦敦的间谍搞到了这级战列舰的大概布局方式,一艘排水量在20000吨左右的大型战舰建造工作根本无法做到完全保密。在奥德海军情报交换时,这份情报也被放到了提尔皮茨的办公桌上。 提尔皮茨终于同意按照赫尔林根的设计开工建造新一级的“德意志”级战列舰,但还是不同意装备燃油锅炉。 其实他的担心确实毫无必要,李海顿之前已经和他争论过了。早在1903年,德国人就建立了一座大型的低温煤干馏工厂,为化学工厂提供原料,低温煤干馏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在战争中足以为德意志帝国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