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5章 四时月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四时月令 (第4/6页)

舍里就坐后,任弘问吕多黍要给谁写信?

    吕多黍自己准备好了木牍:“吾弟吕广粟,他在吞胡候官破虏燧服役。”

    敦煌郡是帝国边地,共有四个部都尉:玉门都尉、阳关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

    而四都尉之下,又有候官,各自管辖百里边关烽燧,比如中部都尉,便有平望、破胡、步广、吞胡、万岁五个候官。

    候官之下,则是部,部有候长。

    候长之下,才是守着各个烽燧的燧长,一燧十人。

    这便是敦煌郡的候望系统,正是他们守望着帝国的边疆,任何风吹草动都通过烽烟传递给屯戍部队。

    一般来说,屯戍兵是由内地的戍卒担任,但候望兵,则多是敦煌本地籍贯。

    吕多黍的信不长,无非是天气转凉,要托人给他弟弟寄两件冬衣,另外告诉弟弟,家里一切安好,自己每逢休沐就会去看一看母亲,让弟弟好好服役,不要担心。

    任弘三下五除二写好,抬头看吕多黍:“汝弟识字?”

    “燧长会给他念。”

    吕多黍自己都有些不确定:“应该会吧?”

    ……

    事情完了,吕多黍千恩万谢离去,任弘的手腕也酸痛不已。

    登记传符,抄写诏令,将过客的费用薄册归类,为置所内的徒卒写信……这就是任弘的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寻常的小事,却也是汉帝国行政的缩影。

    他和悬泉置内其余36人一样,都是帝国庞大躯体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恰在此时,传舍里吃完饭的苏延年、陈彭祖正好在置啬夫徐奉德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任弘起身拱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