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风格 (第2/4页)
高、含金量也最高的笔译大赛。 这个比赛于1989年创办,是华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 现在虽然没有过农历年,但是阳历是已经到了2005年1月份了。也就是说,今年是第17届比赛,说是历史最悠久的翻译比赛都不为过。 该比赛是在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女士的资助下创办的,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华国的青年好好学习英语。一开始比赛名字叫做“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只有汉译英,英译汉两个大组。 后来渐渐地,就开始覆盖常见的小语种了。 这个比赛的标准非常高,如果评审专家觉得译文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话,奖项就会空着,宁缺毋滥。 在评选结果出来之后,官方会发布参考译文,以及专家的解析。每一个参赛者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需要强化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比赛会在1月份公布题目,到5月底的时候截止投稿,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酝酿。 翻译课老师并不指望这些新生能在这么高规格的翻译比赛里获得什么奖项。只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与真正的“高手”之间有多大的差距,然后可以奋起直追,赶超“前浪”。 当然了,这些“不指望”里,不包括文小满。 老师觉得她现在的笔译甚至都可以用“老练”来形容了,很多俚语俗语都解释得很地道,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 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风格,要在这种大比赛上崭露头角,除了翻译地道之外,还要有让人眼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