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0节 (第3/6页)
挑选的余地。基数大了,什么人才没有?” “附近乃至更远地方的人都到我们这里,那外商不到我们这里开厂,他们还想去哪儿?!” 安夏的话,大领导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是那些寄匿名信的人,有一些也是老同志,有着深厚的背景,就连他也要让三分。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十年了,但有些政策上的空白还在,上头没有定调,他也不敢擅自作主,否则就是用自…… 第26章 整个牡丹厂工人最得意的就是那套机械臂, 生产效率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直观的感觉,但是格调就上去了。 产线小组长感慨颇深:“以前有人上个厕所,我就得去顶班,人只能一个一个的去, 要是前一个便秘了, 后一个能跟他打起来, 现在终于有一个岗不用我顶了。” 全套机械臂能顶前中后三条线的同类岗位, 只要留一个人看着,如果出现小故障,及时处理就行。 以前人折腾线, 现在是机器折腾线, 人管机器。 管机器的人也很得意:四舍五入,咱也是个管理层。 安夏对此并不满足。 其实最好的发明,应该是自下而上。 常年累月的工作中,总会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上而下,让一堆没有从事过一线工作的人凭空去想工人们需要什么,效率会大大降低。 安夏能提出改进方案,也是因为她在车间里看见的, 跟她在新闻里看见的不一样, 觉得有些地方可改。 完全是凭借一个模糊的概念。 只能偶尔为之,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