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6 (第4/4页)
棠柳镇其他四个书院他都偷听过,几相比较之下, 鹿鸣书院的薛夫子学识最为渊博, 讲学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令人受益匪浅,至此,苏锦楼将薛夫子视为偷师的重点盯梢对象。 后来弄清了薛夫子白天讲课的时辰和晚上给陶真开小灶的时间点, 每逢薛夫子授课他的精神力一准就到, 所讲知识一个不落全部记下。 而陶真是薛夫子的亲传弟子,从薛夫子不辞辛苦给陶真私下里开小灶这一行为就可知薛夫子对陶真殷切的期盼与浓厚的喜爱, 说是视其为亲子也不为过的。 陶真遇到薛夫子这位良师,是他运道好, 而薛夫子能将陶真收入门下又何尝不感到庆幸,得遇良才,传道授业,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让后人传承衣钵,得此高徒,此生无憾矣。 苏锦楼和陶真二人实际上都是师从薛夫子,只不过一个是正大光明的学,一个是背地里偷着学,这就造成两人的答卷风格颇为相似,甚至第一场的答卷中某些答案竟然诡异的重合了。 若不是当初苏锦楼因为飞鸽作弊事件将答卷提前给周怀安过目,周怀安也不会对他的卷子印象深刻,所以在第一场试的取中名单中未见苏锦楼此人时才会多问了一句,在他看来虽然苏锦楼写的诗不堪入目,但其他的题目答的都算上乘,该是能被录取才是。 阅卷人原本已把苏锦楼和陶真二人刷了下去,但县官的询问让他们又将二人的答卷单独拿了出来,两相比较,周怀安也发现两份答卷惊人的相似。 “想必大人也发现了,这两份答卷颇为相似,有两道题的答案竟是一摸一样,故而此二人虽能上榜,为了科场的清明公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