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0  (第2/4页)
与韶信都是行家,基本上一掂量就知晓这批长枪品质如何,故拿到手时两人都有些惊喜。    韶信拿着长枪耍了个枪花,兴致上来,就在原地舞完一套枪法,他长枪舞得如蛟龙出击,动作停下来时,长枪犹在颤动,威势不减。    “好!”沈歌眼睛一亮,拿起另一杆长枪抛给韶信,“韶大哥,你再看看这杆枪,看它与你手上那杆有何不同。”    “嗯?”韶信拿过来仔细瞧了瞧,面上有些疑惑。    荀飞光先发现端倪,接过来仔细看,问,“这两杆枪差不多?”    沈歌连连点头,这两杆枪论是外观还是重量,乃至手感都差不多。    这些枪在类似于集体流水线的环境中被生产出来,受个人风格影响极小,比较好做品控,废枪也少。    “有军士们做好的粗胚打底,铁匠的效率大大提升,这一排枪全是一名铁匠做成的,自然差不多。”    流水线分工作业出现得比较晚,纵使是沈歌前世也是二十世纪的事,这年头压根没有这种先进的方式。    荀飞光敏锐地意识到其间的价值,“这么说来除了枪之外,其余事务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分工来做。”    荀飞光几乎一点就通,立即联想到其他行业,如种地,倘若有人专门除草,有人专门播种,有人专门施肥,那么那个人做熟了某一样,动作自然会快得多,合作起来,这一帮人做出来的事也多。    沈歌点头,“是,不仅长枪能这般做,其他事情亦能这般做。”    夫夫俩对视一眼,都想到一块去了,唯有韶信还有些不太回得过神来。    有分工合作的法子在,这一批的军械准备得非常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