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8 (第2/4页)
等等等等还没有完全落实呢, 结果体仁院的事儿又来了。 礼部尚书就跑到林如海面前哭鼻子了。 没办法, 礼部有好几个官吏累趴下了, 如果皇帝再不帮忙减轻负担, 他们怕是全体请病假了。 林如海也干脆:“既然如此, 这体仁院就以皇后为第一任山长。从内廷抽调人手帮忙登记吧。” 不过是登记各家有几个闺女,谁嫡出谁庶出, 年龄多大, 属什么的, 出生于几月份这种琐事, 内廷的那些太监们完全做得, 礼部只需要派遣人手进行督察就可以。省力又省事。 消息传开, 越发让各家确信,体仁院是为了以后的皇子妃选拔而设。 当然,这种事情交到皇后手里就更加没人反对了。 程氏拿到那归总的卷宗一看, 问题还不小。 有道是不到京师不知官小。全国超过八成的达官显贵都集中在京师,而体仁院的门槛也低,就是从六品的官吏家的姑娘也能进,也就是说,很多中等县县令的女儿也能进体仁院求学,这直接就导致报名的姑娘太多,以致于卷宗最后不得不请示宫中,询问学区一事。 没办法,各家嫡出的庶出嫡系的旁系的,滴滴答答一堆的姑娘,这么多姑娘,还要安排先生、嬷嬷和伺候的宫女,如果不分学区,除非皇家把夏宫拿出来当体仁院学府,否则,就只能分学区。可若是要分学区,又要怎么分? 当然,卷宗里面还提到了一点,不少大家主母派人来询问,为什么一定要卡着十二三岁,十四五岁不行吗?十六岁不行吗? 会这么问的,基本上家里的嫡女已经过了十三岁,而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