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我的策论我作主 (第2/8页)
最少也要从气势上去压倒对方,甚至于兵踏边界,这样也能让一些邦国心中畏惧,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敢妄动。 策论的中心意思定下来,接下来选择如何去写了。 腹稿? 方正直确实没有。因为,他根本就从来不知道殿试的文试会考策论,更不知道今日考的还是安邦的策论。 但是,这个没有关系。 前世的历史中。不知道有多少篇传世的经典策论,比如,最著名的三大策论,《先秦论》,《封建论》还有《六国论》。 《先秦论》主要讲的是秦朝为何会兴盛。而在兴盛之后又为何会变得衰败,这是一个治国的方针。 而《封建论》讲的则是变革。 详述了古代分封制的弊端,同样与治国有一定的关系。 这两篇策论用处不是特别大,但没有关系,《六国论》有用啊!这是一篇讲述秦国如何能以一国之力吞并六国的策论。 主题思想是在说当时六国的怀柔态度。 六国都将土地分割给秦国,或是分割郡县,或是分府城,以保暂时的和平,但却并没有想到秦国因此而越发壮大。 最后,等秦国灭了那些没有分割土地的国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他们的时候,一切便已经为时过晚。 这里面的理论虽然是讲的六国的懦弱,但其实却是透出一个至理,那就是…… 不要怂,就是干! 邦国不服怎么办?那就打到他服!安抚?那是在国力不够强大的时候的缓兵之计,真正圣明的帝王,可不会喜欢玩这个。 圣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