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_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4节 (第4/8页)

    目前因为化工业不发达,所以化工类的布料在国内还比较少,比如这一时期很受欢迎的“的确良”就是化工纤维。

    但这种布料在城市都供不应求,更别提乡下了。

    农村和广大偏远地区,乃至城市,用得最多的还是棉布。

    这种情况要到八十年代后,石化工业大力发展才能慢慢改善。

    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棉花的种植面积一直受限,上面的规定也是首先要保证粮食的生产。

    宋书玉这个提议简直是跟现行的政策对着干,太大胆了。

    杨书记诧异地看着她:“小宋,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宋书玉笑了笑说:“杨书记,您听我说完嘛,我又没说不生产粮食,但咱们可以鼓励社员额外种植棉花嘛,房前屋后,边边角角都可以种,如果种得好了,完成了上面定的任务,多余的棉花也可以卖给我们,我们可以每斤多出五分钱。到时候这笔钱每个大队平均分配给干活的社员们,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他们公社之所以有棉纺厂,就是因为本地也出产棉花。

    棉纺厂的棉花收购价格在五毛到七毛之间,成色好,又白又干的价格就高,那种颜色发黄,又或是里面混了叶子杂草之类的,收购价格就会偏低。

    现在刚起步,资金少,宋书玉也不打算一下子将摊子铺得太大,所以全公社,五个大队多生产一点棉花暂时就够用了。

    至于明年,到时候公社社员们体会到了好处,不用她说,一个个也会多种植棉花。

    杨书记认真思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