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0节 (第2/6页)
并不重三老,何以非要让他们来选拔呢?让中正来审视不就好了嘛?” 曹髦转身离开了此处,跟着司马炎上了马车。 “此举是为了重设三老。” “地方没有三老来教化,就会败坏天下的风气。” “当今贼人众多,有伤道德,都是因为三老不存的缘故。” 司马炎恍然大明白,他问道:“真的是这样嘛?” “不是。” “啊??” 司马炎满脸的迷茫,曹髦这才说道:“其实这跟科举的关系不大,甚至跟道德的关系也不大,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百姓。” “前汉时的乡三老,会领着百姓们与官员对峙,每当官员们需要修建水利,动用百姓的时候,他们就会起身来商谈,甚至当皇帝家里出了事的时候,他们也会给皇帝写信来劝谏” “他们能直接给皇帝写信告知地方的事情,官员们故而不敢太放肆。” “到了后汉,三老就普遍由豪强来担任,主动承担了鱼rou百姓的差事,不再为百姓们开口。” “因此到了我朝,三老制就不再被重视了。” “那您为什么还要设立呢?” 司马炎有些不明白,曹髦开口说道:“豪强来担任三老的事情,可以效仿前汉的制度,规定三老的条件,对他们的年龄,出身都做出限制,让百姓们自己选出合格的老者来担任。” “当然,这未必能完全预防,但是,这能防止官员们肆无忌惮的行使权力。” “大族,诸侯,酷吏,豪强,其实每一个都是对大魏不利的因素,可偏偏他们又能互相遏制。” “当初,朕以为治理国家就是杀掉一头又一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