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_第4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节 (第3/6页)



    这胡商有些生气。

    可曹髦这里人多,他又不敢得罪,只是称是。

    吃了几口饭,就带着其余人匆匆离开了。

    郭责忍不住说道:“陛下,这胡人前来通商,乃是好事,能让他们知道大魏之文教,助他们教化,况且这些人进出关卡,也是要缴纳钱财的,是没有坏处的,您何必”

    曹髦摇着头,“若是没有区别,那归顺庙堂的贤王岂不是要心寒?!”

    郭责当即说不出话来。

    这秃发鲜卑跟匈奴人是不同的。

    南匈奴是归顺了大汉的,他们的人员有大魏户口,自从秦汉开始,华夏就是个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了,秦汉设立道,所谓的道,跟县是同级的,区别是此处的百姓多是胡人。

    在胡人占据多数的地区,庙堂就设道,由庙堂的官吏以及当地胡人的首领共同治理,先前姜维所攻打的狄道,其实就是狄县,只是因为当地的狄人百姓多,故而称为道。

    这些人同样要缴纳税赋,要受到官府的治理,庙堂在边塞地区有不少的道,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道里是胡汉杂居,双方甚至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

    但是秃发鲜卑这样的,他们是后来迁徙到河西等地的,他们不住在道内,没有接受过大汉的册封,本身不需要缴纳税赋,在野外称王称霸。

    那这就不能算是大魏子民了。

    雍凉地区的胡人问题困扰了庙堂多年,可无论是大汉和大魏,都很难处理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胡羌混居,成分又杂乱。

    其中有不少是接受大汉治理的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