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节 (第3/6页)
,是洛阳内的县试之日。 曹髦所开创的科举,跟后世的科举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结合了秦汉的官吏考核法以及太学五经考核后所弄出来的东西。 哪怕是草创的科举法,也比中正制要先进的多。 对这个所谓的科举法,这些士人们是非常不喜的。 原先的他们只需要露个面,就能被举荐,考核也是单独进行的,只要家族势力够大,那就完全不必担心考试的问题。 而若是选择太学的道理,也是可以用轻松的办法通过五经考核,随即成为候补的官员。 可如今,他们居然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跟着这些泥腿子们去参与同样的考核。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羞辱。 大魏的第一次科举,大族子弟们几乎没有参与,这是他们反对新制的表态。 如今参与的这些,还是被家中大人所逼着去参加的,他们的家中大人,都是庙堂内的重臣,若是族内没有人参与,他们担心会得罪了皇帝,因此才逼迫麾下的几個子弟去参与。 当然,也有少数几个真心来参与,想要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冲到皇帝面前,扬名天下的。 故而,这些大族子弟们的状态很差,对这次的考核完全不上心,有几个人甚至在商谈等会要不要交个白卷,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态度。 科举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机会,他们想要做官,那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皇帝宣布废除中正和太学五经,可他们心里并不在意,庙堂不用自己来当官,还能用谁呢? 就不怕无人可用吗? 而远处的那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寒门以及庶民出身的学子们。 这些人的状态跟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