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0 (第3/4页)
平的大人们有点难接受,有人说: “前卫国公夫人家乃江南富贾,家中有南来北往的商船,运点米粮进京确实比一般人家要方便的多。” 这话说得,仿佛韩凤平家里如今能拿出五六十万斤的粮食是一件非常简单,不值一提的事情。 奉国公精神振奋: “哼,家中有商船者多如牛毛,谁家有卫国公世子夫人那般的远见?五六十万斤的粮食在你们眼里竟是‘一点点米粮’,老夫倒要看看,这朝中还有谁家能拿出这么多!杜阁老?郑阁老?” 卫国公府这一招可算是将勋贵今后数十年的面子保住了,奉国公这种老一辈的世家公爵尤其在乎这方面的颜面,说什么也要将卫国公府维护到底。 韩凤平其实对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倒不是很在乎,于是他接着说道: “不止是米粮,还有药材也囤了些。那丫头说,想连粮带药一起施舍来着,所以囤粮的手,顺便囤了点药材。” 清流一派的大人们:…… 他们现在的无语程度,不亚于听到韩霁考中状元那时,就说这卫国公府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一点? 你说你家儿媳因为看见街上多了点乞丐,就想囤点粮施舍,囤就囤点,京中做这种事的人家不在少数,可你一下囤五六十万斤粮就有点离谱了;然后现在你还告诉我们,你家儿媳不仅囤了五六十万斤的粮食,还【顺便】囤了点药材。 赵嵩高兴得连连踱步:“好!太好了!韩卿啊,你们卫国公府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 接连问:“药材囤了多少?” 韩凤平回想了一下韩霁告诉他的数量: “差不多几万斤有的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