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第3/3页)
往来便多了起来。 对月明了解得越深,钟侍郎越是对此人感到新奇。 他的学识不算渊博,对科举常考常用的经史子集了解不多, 但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有着独到的见解, 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钟侍郎起了爱才之心,痛惜他浪费自己的天赋, 用在旁门左道上, 应当考科举走仕途才是正道。 他转念一想,猜测或许月明出自寒门, 家境窘迫,无人为他举荐,又不得不放弃科举, 所以早早谋生。 钟侍郎一边惋惜,一边暗叹自己慧眼识珠,预备向圣人举荐月明,免得朝廷错过人才。 下定决心后又写了一封信,劝他潜心向学,万不可夜郎自大, 故步自封。 收到这封信的许乘月是如何懵逼暂且不提。 钟侍郎将奏章写好后的翌日早朝很是热闹。 众卿家还有何事要奏?隐在珠帘后的太后问道。 臣有一事要奏。钟侍郎出列。 钟侍郎请讲。 近日童郭两家争端, 其后果惨烈,举朝振动,百姓惶惶, 足见家族私刑极为不妥, 不可助长。臣以为, 应当废除族法族刑,唯尊大唐律法。 钟侍郎的奏章朕看了, 确实有理,其余卿家以为如何?太后赞同道。 许御丞不悦地蹙起眉头,出列道:回殿下,臣认为不妥,朝廷人力有限,而宗族能代朝廷教化百姓,废除族法族刑,让宗族失去教化管束弟子的权利,不利于长治久安。 许御丞此言差矣,族法族刑不受朝廷管控,全凭宗族制定,长此以往,岂不是任由宗族内部势力勾结,令心怀不轨者作威作福。况且他们制定的族法还能比我们大唐的律法高明不成,百姓是信宗族还是信朝廷?钟侍郎反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