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我在燕大等你们 (第5/9页)
。 “请问吴楚之学长!您选择元培试验班的理由是什么?方便告诉我们您当时的心路历程吗?”提问的是个小胖墩,吴楚之双眼一眯,是矮一届的学弟。 我能告诉你是因为方便逃课? 我能告诉你是因为校长亲自挽留的? 我能告诉你是因为在那里我考试都不用考? “是一个小小的选择让我来到了元培,但是报道之后,我发觉元培似乎是为我量身订做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有了选课的自由。我一直有一种想法,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而不是根据所谓的教学计划来选择课程。 有机合成的宗师伍德瓦德的大学经历对我触动很大,对他详细经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说。 在上大学时,伍德瓦德对自己喜欢的课程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热情,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他根本不屑一顾,结果一个学年下来按照学校的规定,他已经必须被退学了。 但是学校里有一些老师看到了伍德瓦德的天才,联名上书学校,最后学校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他的课程选择,让他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 现在尽管我没有伍德瓦德的天才,但元培提供给我自由构建自身知识架构的机会。 第二,我的身边有不同文理背景的同学。与其他学院一个宿舍甚至一个楼层中只有本专业的同学相比,元培的宿舍制度显得更多样。 在我宿舍里有两个理科背景,也有一个文科背景的同学,和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会带来很多新鲜感,而且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 第三,元培的导师制度。元培从各个院系聘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