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5章  (第2/3页)
幼度看着颇有道理,命人将韩熙载请来,与他好好谈谈。    真要是人才,不管矫不矫情,这该用的还得用。    “陛下!”    在等韩熙载的时候,罗幼度先一步等到了赵普的求见。    “定难军乱了。”    罗幼度精神一振说道:“怎么回事?”    赵普说道:“根据西北传来的消息,夏州拓跋氏兵围节度使府衙,喊着‘杀叛逆,归中原’的口号,强攻府衙,杀了节度使李彝殷。”    罗幼度眼前一亮,说道:“成功了?”    赵普摇头答道:“李彝殷的儿子李光睿带兵稳定了局势,他剿灭了叛军,自称夏王,正在定难四州围剿拓跋氏叛贼。现在定难军已经人心惶惶……”    第八十九章 臣敢!    罗幼度从赵普手中接过情报,细细阅览,看到关键处嘴角不知觉的微微翘起。    这困定难军的效果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此次发生叛乱的拓跋氏与定难军的李彝殷居然是同宗。    众所周知拓跋氏是党项部落中最大的姓氏之一,尤其是位于银州、夏州附近的党项部落。    他们都是当年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的后裔。    昔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并向西北党项、吐谷浑等内附各族蛊惑煽动,意图引诱他们一起叛唐,发动叛乱。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防范党项各部受煽动被裹挟出兵,建议唐代宗将党项部内迁到银州以北、夏州以东一带,避免与叛军接触。    拓跋朝光便是在这个时候迁徙至银夏附近。    百年之后,黄巢攻破长安,拓跋朝光的直系后裔拓跋思恭在平定黄巢作战中功勋卓著给赐以李姓。    故而李彝殷这一脉以李为姓,但其他分支还是继续沿用拓跋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