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0章 (第2/3页)
不过国人重来不缺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 唐玄宗后期,唐朝已经找到了克服之法。 通过疏通渭水河渠,漕关中之粮最多时达四百万石,较之唐初提升了二十倍,令得关中蓄积羡溢,车驾不复幸东都。 而兴成渠是唐文宗开成元年,咸阳令韩辽疏导秦、汉漕渠,修建的一处起自咸阳,抵于潼关的河渠。 这条河渠大大提升了长安到洛阳的运力,将长安、洛阳连在了一起。 不过随着朱温灭唐,迁徙洛阳之后,兴成渠渐渐荒废。 现在天下一统,国内安定,丝绸之路开通,重新开通兴成渠也是合情合理。 陶秋将兴成渠的便利说得头头是道。 罗幼度听了不住点头,笑道:“治水开渠乃利国利民之策,速拟开渠方案,估算劳力及所耗时间!” 他应答的十分利索,当即就拍板钉钉。 见罗幼度应诺的如此迅速,陶秋高呼道:“陛下圣明。” 下方更有不少人窃喜。 关中人口凋零,这疏通兴成渠必然得从洛阳周边征调徭役。 陶秋在工部干了七年,比罗幼度当皇帝的时间还长。 对于罗幼度的性格是有一定了解的,别看罗幼度在军事上大手大脚,需要窦仪拉着。 在民力方面却非常谨慎,特别爱惜民力,除了必要的修路,修河开渠,很少干大兴土木的事情。 罗幼度在位以后,最大的工程就是疏通隋唐大运河。 还是分段慢慢修的。 这洛阳百姓都调拨去修渠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人力修葺洛阳城、重建洛阳宫。 仁主之名,并非嘴上说说。 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 罗幼度并没有在意殿下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