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_第69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4章 (第3/3页)

,不少文臣都暗逃回契丹朝廷。

    导致了耶律敌烈手上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文官方面的政治人才。

    耶律敌烈一开始尝试让武将去干文官的事情,结果一团糟。

    尤其是大同府周边还有万亩良田,少了精于农业的官员负责,耶律敌烈根本玩不转。

    同时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系统,导致了境内的文人流失严重。

    耶律敌烈想效仿中原契丹,举办科举,结果贻笑大方。

    面对种种困境,耶律敌烈甚至都有些后悔走造反这一条路了。

    只是他与耶律必摄已经完全交恶,到了这个地步,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得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耶律敌烈面对诸多问题,急得是寝食难安,最终想到了一计,遇事不决,求爹帮忙。

    罗幼度见还有这等好事,毫不犹豫地安排官员北上,指点云中的官员如何管理百姓耕种,传授耕作经验,还帮着他们修建水车引水灌溉田地。

    同时中原的科举还特别允许契丹一并参加,而且公允对待,绝不强留人才。

    这才稳定了云中的读书人,马得臣便是第一批高中的契丹代表,进士及第,一甲最末的探花郎。

    马得臣博古通今,为人又正直不阿,很快就在云中站稳了脚跟,成为耶律敌烈最器重的文臣。

    马得臣将该汇报的汇报之后,又说道:“大王,中原天子赠送了一批御寒衣物给前线将士。”

    耶律敌烈听了一大段数据,本兴致缺缺,但此刻闻言却是大喜,说道:“这汉人古话说得真好,好话人人爱听,中原的皇帝陛下虽贤明仁德,却也逃不过这个道理。我立刻给他回信感谢……”

    他脸上洋溢着自得地微笑,总觉得自己占大便宜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