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六四章 尝试 (第8/10页)
些许鞑靼人sao扰边陲,便喊打喊杀,还要出塞还击,实在没那必要。” 李鐩道:“那之厚认为如何才合适?” 沈溪环顾一下四周,道:“即便出兵,也得适可而止,犯不着倾巢而出,更不能以陛下出关塞犯险。” 之前沈溪还说不支持出兵,随即又说出兵也行,只要不把战事扩大便可,说明沈溪在这件事上没有太过强烈的主观见解,有一定商议余地。 也是沈溪清楚,他现在在朝中位在梁储之上,若他态度鲜明且坚定,连梁储都不好反驳,他必须要顾全梁储的面子。 “如此也对。” 梁储接过话茬,“以在下看来,陛下不应贸然领兵出塞,而应将那些纠结在一起犯边的部族的情况调查清楚,再随机应变。” 靳贵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我等不在西北,所查之事不多,若上奏请陛下不出兵,陛下未必会听从,倒是伯安在宣府,应该由他跟陛下面陈此事。” “嗯。” 几人点头附和,觉得靳贵言之在理。 梁储望着沈溪:“之厚,你觉得呢?” 到了这个时候,梁储还要问沈溪的意见,他清楚涉及军事应该问沈溪,这也跟沈溪熟悉西北的情况有关,虽然沈溪跟王琼都曾做过三边总督,但沈溪的军事造诣更高,对地方情况也更为了解。 沈溪道:“诸位有何意见,在下附议便是。” 这么一来,相当于沈溪主动放弃发表意见,把权力交给在场之人。一干人面面相觑,在这个问题上,以前都是谢迁做主,或者是皇帝直接采纳沈溪的意见,如此这般商议还真让他们不知该如何说起。 梁储看着王琼:“那兵部赶紧拟出对策,趁着宣府兵马尚未调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