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三章 金钱帝国 (第3/5页)
沈溪插了一嘴:“姨,咱要请护院了吗我觉得挺好的,这样人多热闹。” 周氏骂道:“混小子,胡说八道什么咱这一大家子女人,请护院回来,恐怕又要被人说闲话了。现在外面关于你姨的流言蜚语很多,还怕人家不够说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惠娘笑了笑,轻叹道:“我是想再请几个像秀儿这样有力气的丫鬟回来。原本我打算把银子存放在商会总馆那边,可仔细一想,那边似乎也不安全” 沈溪突然道:“那我们为何不开一家银号呢” 惠娘和周氏同时把目光落在沈溪身上,惠娘好奇地问道:“何为银号” 沈溪想了想该如何措辞,才回答:“姨,我听说江南一些地方,银钱和铜钱要兑换,得去找钱铺。咱开银号,要是百姓用银子兑换铜板,或者用铜板兑换银子,都可以到银号来,咱收一diǎndiǎn手续费或者是折色费,岂不是很好” 周氏皱眉:“老百姓大多是用铜钱的,哪里会用到银两” 明朝中叶,盛极一时的大明宝钞严重贬值,虽然到弘治年间尚未废止,但民间对于朝廷发行的这种纸币已完全不认可,加上正统年间以后银禁令松弛,市面上铜钱和银子可以同时流通,各地已经相继有银号的雏形出现,那就是钱铺,给地方百姓和商人兑换银钱和铜币。 闽西地处偏远,这种新兴行业尚未流传过来,加上此时的钱铺并没有存钱放贷的功能,盈利模式很单一,稍微的市场波动就可以令钱铺倒闭。 惠娘听到沈溪的建议后没有反对,向周氏解释:“jiejie不知,听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言及,南北两京还有南方的苏、杭等地,都有钱铺的存在,主要是做大客商的生意,毕竟铜板多而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