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新式炉子,创新难的原因 (第3/4页)
?” “啊?这?” 马恩慧有些木然。 是啊,皇上说得没错。 面团可以擀出面皮,那铁团为什么不能擀出铁皮?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啥就没人想到过? 马恩慧虽然不懂冶铁,但也清楚,打铁往往是烧出铁水,铸造模型,然后打造器物。可如果将铁水倒入料斗,在配以辘轳铁碾,很容易便会弄出铁皮来。 只需要修理下边缘,然后合围,不就是铁皮烟囱了吗? “至于煤炭,朕就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用细碎煤炭,就不能完全碾碎,混合黏土,打造成块吗?在这皇宫中,砖块砌垒还少吗?都知道把泥烧成砖,为啥就不知道把煤也造成砖式、块式?非要弄个火盆、火柜、火炉,往里面丢煤块吗?”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有些郁闷地问道。 马恩慧吃惊地看着朱允炆,又看了看不远处摆放的蜂窝煤,叹息道:“和皇上一比,臣妾只觉得愚钝太多。” 朱允炆示意马恩慧坐下,然后说道:“不是你愚钝,而是,我们大明的人,缺乏新意,缺乏寻找新意的动力。” 若朱允炆只是一个大明天下土生土长的子民,一个打铁匠,那他将一日复一日地挥动锤子,打造器物。 绝对不会问出煤炭为什么是块状,而不是饼状的问题,也不会想出,铁皮原来是可以碾出来的,而不是敲出来的。 时代的局限性与生活的重复性,让他们没有心思去寻找新的突破可能,甚至在意识里就认定了,祖传的手艺是最好的。 说来可怜,几千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