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战鹰首飞 (第4/5页)
制,“隼”的研制即使是在有了曾凌风提供的可以说算是齐备的资料的情况下,仍然花了整整九年才研制成功。 最初,“隼”是计划在千禧年才完成的,但是期间中国遭遇93年“银河号事件”和“96年台海危机”两大事件的刺激,有感于自己军备的落后,中央政府两次加快了“隼”的研制进程,在项目组成员的拼命工作下这才在96年年底完成了“隼”,并在今天取得了“隼”的首飞的成功。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完成的,一直不为外界所知晓。即使是在军队高层与政府高层,也仅有寥寥十数人知道而已。 “隼”翼展12.80米,机长18.62米,机高4.88米,机翼面积52.80平方米。空重13.6吨,最大武器载荷9.2吨,最大内部燃油9.6吨,最大起飞重量32.4吨。“隼”的最大平飞速度为220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1067公里。武器基本为内置,标准的武器配备是3枚空空导弹和3枚空地导弹或者是6枚空空导弹,载弹量为8-9吨。另外在不需要进行隐形cao作时,机翼上还可以临时加4个挂架。在这个时候“隼”的总载弹量可达12-15吨。其性能,无疑是冠绝当今世界的现役战机。 看着在座的人有些兴奋过头的迹象,曾凌风决定对他们泼一泼冷水:“各位领导,我这里说几句。‘隼’无疑是一款极为先进的战机,特别是其具有垂直起飞能力,更是同一时代别国同类飞机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这不意味着‘隼’就无敌了。我们的航电系统太差,这大大的限制了‘隼’的综合作战能力,使得美国的正准备试飞的f-22飞机也具有和‘隼’抗衡的能力。我们想在战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