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我妻薄情 第3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93节 (第3/5页)

英最终递了一份中规中矩的奏疏。

    他客观叙述了贵州的暴雨,“百年难遇之灾”,平铺直叙了结果,“三千余人没于泥流,冯参将下落不明,恐被困”,韦自行“不幸殉国”,赤江安抚司“内斗而从乱”。

    接着讲明自己的举措,收拢残兵,清理驿道,运输粮食,搜寻冯四。

    他的克制,换来了皇帝的冷静。

    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因为赤江从乱而震怒,虽然他心有猜测,但内斗是不争的事实?。他宁可相?信是土酋内斗,导致新?土酋反叛,而非自己这个?皇帝没干好,不得人心。

    至于伤亡,这个?数字固然令他愤怒,可数千的平民百姓,在皇帝眼中也?只?不过是个?数字罢了。

    他更?恼怒韦自行的失败,这丢了大夏的脸,更?丢了他的脸。

    不过,上奏的不止是谢玄英一人。

    梁太监也?递了报告。

    比起置身事外的谢玄英,他迫切需要?甩锅,证明这次大规模的覆灭,与自己毫无关?系,全是韦自行一个?人的错。

    他独断专横,不听劝告,以至于受到前后夹击,葬送全军。

    皇帝把这两份奏疏放在一起,洞察了二人的私心。

    谢玄英的意思是,韦自行固然莽撞,可此次也?有天时之差,且安顺已经收回,永宁占了一半,功劳不可磨灭。既已战死,不必牵连家人。

    梁太监则要?韦自行背上所有的锅。

    死人不就是用来背锅的吗?前线大败,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

    皇帝招来杨首辅、曹次辅和靖海侯,商议如何?处置。

    曹次辅抢了最安全的话题:“主将战死,群龙无首,接下来派谁主持平叛?”

    靖海侯没接这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