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_第二百八十八章 东南海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东南海面 (第2/5页)

溜达,军器局的规模已经大到高级工匠都有五千多人了,加上其他工匠和学徒,两万人都打不住。下属铸炮厂,步枪厂,火药厂,盔甲厂,一个初步的军功体系已经成型。就这,还没算上炼钢厂和造船厂,算上这两个厂,陈燮现工人阶级的队伍在登州境内,单单自己的产业下面,有五六万人了。整个登州府,按照阶级来划分,工人阶级能有十多万了。这才几年的功夫啊,可见工业化一旦起步,展度必然飞快。

    乒乒乓乓的鞭炮声中,第一艘3ooo料级别的大船下水了,按照现代的算法,这艘战船标准排水量为1ooo吨。比起同一时期的西方,这艘算是小船了。但是在大明,这就是一艘顶级的大船。

    按照陈燮提供的模型,放大比例生产出来的这艘战船,采用的是三角软帆。两层甲板,火炮4o门,人员235人。接近了英国标准的四级战舰的水平,但是又差一点。属于五级战舰的巅峰作品,特点是航快,能跑出12节的水平,舰炮射程远,加长至接近三米炮管的线膛加农炮,能打出45oo米的距离。这么说吧,这个时代打的最远的舰炮就在这艘船上。

    关于这个船帆的问题,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执。客观的说,在近海航行的时候,硬帆明显效率更好一点。但是陈燮造的战舰是要去大洋上跟人抢地盘的,当然不能接受这个就意识而言是先进的观点。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中国人的实际。

    弗朗亚兰达看着战舰在海上升帆试航的时候,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陈燮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的“装”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了。

    “龙口船厂已经能造5oo料的福船了,只要原料充足,每年能下水1o条船。奇山船厂下一步的计划是上马一艘更大的船,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