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09节 (第3/7页)
其实潮水根本溅不到身上,可总觉得近在眼前似的。 乾隆温声道:“若害怕,就躲在我身后。” 郁宛道:“我才不怕。” 不过当第二道潮水袭来的时候,她还是放弃嘴硬,把皇帝宽阔的肩背当成防护墙,其实余波的威势已经小得多了,不过听着江面上风号浪吼,再看着暴涨丈余来高的江水,仍难免让人心有余悸。 堤坝上也有和他们一样观潮的人,十分健谈,“二位是从外地来的?听声音像是北边腔调。” 乾隆笑道:“早听说惠济闸名噪一方,因此过来看看。” 那人道:“你是没见过海宁的江潮,比这个还汹涌剧烈。” 乾隆笑道:“你们倒是大饱眼福。” 那人嗐道:“好什么好,那些个文人sao客看着尽兴,受苦的还是咱这些小老百姓。” 本来钱塘江入海口有南大门、中小门和北大门三个门口,若海潮往北,则海宁一带首当其冲,往南则绍兴坐当其陷,唯有走中门才能免于灾祸。可从前年开始海潮越发往北,海宁一带潮信告急,他家就是海宁人,因着良田淹了几十亩,不得不拖家带口到淮阴来,可若海宁大堤被冲毁,到时候可就有家都不能回了,更何况穿衣吃饭都成问题。 郁宛插嘴:“不能早些修建防御工事么?” 那人嗤道:“您说得轻巧,银钱从何处来?” 他家当初说好补偿耕地的银子都还没发放呢。 乾隆咦道:“莫非不曾上达天听?” 他约略记得年年都有赈灾银子拨下,南边的洪涝正如北边的旱灾,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旧例,每逢那几个月国库里都会匀出一份银子,特为赈济灾情所用。 那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