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九) (第8/9页)
》称,是《周易》一书的简称,而自西汉中期以后出现的《易》称已不再是《周易》的简称,即这时期的《易》称,已不单单是《周易》的别称,《易》称也包括了《易传》的内容。“三易”之说,唯出现于《周礼》中,而《周礼》是西汉人编篡成书,把《周易》归为《连山》、《归藏》认为是卜筮之书,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错误认为。故《辞源》所对《易》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辞源》对《易传》的解释说“《易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等,《史记》称《易大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wap..OrG 我们看到的这种解释上的矛盾性,既然说《易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那么,所认为的《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就不能成立。比如,今天出现的众多对今本《周易》一书作出的各种解释,岂能说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吗? (以上《辞源》所对《周易》、《易》、《易传》的解释,是摘自于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辞源》里的解释) 我们已知《辞源》对《周易》、《易》所作的解释,而今还有一部大型辞书,即《辞海》,我们且看《辞海》里又是如何对《周易》、《易》、《易经》的解释。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周易》一词是这样的解释:“《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