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_367独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7独发 (第2/7页)

再劝。孝顺孝顺,孝而顺之,再说了,众人也都能理解老人故土难离的情怀。就是杜爷爷在京城也住了有几年了,可是念叨最多的还是在清河湾的悠闲,清河湾才是杜家一家的根之所在。

    杜家大姑见众人都把视线看向自个这边,也赶紧摆手,“别看我们,我们也得回去!等大江大海你们都娶了媳妇,给我们生了孙子,我们再来京城给他们带孩子。”

    其实,杜家大姑和杜家小姑姐俩心里边是很愿意留在京城的。她们年纪再大,也想偎在爹娘身边过日子,能看着守着爹娘,心里边就有主心骨。

    可是,她们不只是杜家的闺女,她们还是别人家的媳妇别人家的儿媳妇。有句老话讲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们敢打包票,她们真要是搬到京城来,不出三天,什么小叔子大姑子的,肯定立马拖家带口的来投奔她们。

    不是老杜家的闺女不孝顺公婆,实在是救急不救贫。不说孩子们挣下这份家业遭了多少罪,就说他们,开个小饭馆,三更半夜就得爬起来洗菜和面。等饭馆关了门,还得再洗半夜的碗筷。严寒酷夏,也风雨无阻。可在他们吃苦受累的时候,那些大伯子小姑子他们谁看见了,人家都在热炕头睡着呢。

    那些大伯子小姑子们只看到他们吃得好穿得暖,还有钱花,可是,那份罪他们谁都没看见。其实,这两年乡亲们生活也都好过不少,倒是他们却越来越眼热别人家的富余。

    自家的孩子是吃国家粮的,按说拉扯老家一把帮着找份工作也没啥,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可是,杜家大姑他们心里边门清,在县里的小厂子做工还能被人撵走,可不都是好吃懒做的主!他们这当爹娘的宁肯在老家耗着,也不舍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