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_389独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9独发 (第4/6页)

没少在里边锦上添花。

    乡亲们心地质朴,但是不傻。时间长了,哪能寻摸不出这里边的弯弯道道。

    先说,村头的公路可是杜家张罗着修起来的。说钱是当年下乡的那俩知青给赞助的,可是,一打听也都知道,杜家的几个小子是跟冯家小子一起做的买卖,这钱能没老杜家的份?再说了,那两个城里来的知青虽说跟乡亲们关系处的都不错,可是,人家跟老杜家好的就跟一家人似的,他们能出钱给村里修路,看的谁的面子?还不是老杜家的面子!

    再说,头几年十里八乡的村民还在地里刨食的时候,清河湾已经开始养猪养鸭,种大棚菜,做小买卖,这些还不是受老杜家的影响。虽说现在能有电视看了,可大队部到现在还摆着杜家的小丫头从京城捎回来的两台收音机呢。

    还有,青山县那个最大的厂子,也是老杜家的两位从国外回来的老爷子,还有小芽儿带来的那个外国老头一起出资帮县里建的呢。别说给山里人找到了新出路,就说人家一分钱盈利不要,全捐给县里盖学校,建医院,补贴那些鳏寡老人了。

    吃水不忘打井人,乡亲们心里边都有一本账,都记着老杜家的好呢。

    就更别提,几位老人精的老太爷了。他们没钱没权的乡下糟老头,也就能倚老卖老过来帮着小丫头镇镇福气,就像八太爷刚才说的,他们也算是过来沾小丫头福气的。这不,福气沾到了,开了眼界看到大马路大高楼还不说,竟然还坐上了小轿子,嘿,那个稳当劲可不是村里的拖拉机和三轮车能比得上的。

    这么宽的大门,这么气派的大院子,他们也住上几天过过瘾,说不定能多活几年!

    家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