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6独发 (第5/6页)
多的依旧是贫穷落后。 老村长虽然这辈子出过的最远的门,就是青山县。但是,人家不服老,广播新闻一天不落,思想觉悟高着呢,哪能轻易的让人套了话。 抿一口小酒,收敛了一下脸上的喜色,“省长,郑书记,咱清河湾可应不了这句安居乐业。整个清河湾能配的上这句话的,也就建国他们家!那也是建国他们家的孩子都有出息,有本事。说句实在话,靠天吃饭的乡亲,日子并不好过!” 郑书记一听老村长又哭穷,脑袋瓜子条件反射般的疼了起来。去年年底,为了修路的事儿,这老村长就没少在自己跟前哭穷。“行了!老村长,您就别哭穷了!您看咱们清河湾这条公路,都修到家门口了,您还敢说村里穷!” 其实,刚才在屋子里看到的几位老华侨,还有那俩洋老先生,才是郑书记的真正目的。 青山县,是郑书记的一亩三分地。有点风吹草动,肯定逃不过郑书记的耳目。八十年代初,提到归国华侨,通常老百姓就能想到两字,有钱。 有钱,有钱对一心为一方乡亲办实事的郑书记来说,就代表着可能会支援家乡建设。 郑书记早就想过来套套话了,不过,一是年底工作忙,二是没有名头!这次,见得到消息的曹政委他们要尽地主之谊,过来看望翟老将军,郑书记就跟着过来了。 郑书记有这个想法,主抓民生经济的沈省长也有同样的算盘。虽说这样打老华侨们的主意,算不上厚道。但是,F省穷,青山县更穷。 再说了,打老华侨们的主意,不是真的要从老华侨手里边掏钱,而是想跟老华侨们取取经。国人都知道,西方国家比中国要富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