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风雷不及掩耳 (第4/6页)
留下千人后,他随即从冀亭而出,沿汾水直下汾阴。 谷与此同时,刘备一行飞河跨山,连下永安、平阳、临汾,于十一月初九兵临至安邑城下,河东太守王邑正在城中,他虽服从于董卓,但因与陈冲素来交好,又听闻并人大军出河南,因而未曾对并州设防,刘备这才得以驰骋河东之间,如入无人之境。 刘备亲自策马至安邑之下,到城前呼唤王邑。王邑上城楼前说:“我与刘君虽素未谋面,但与陈君则有世交之谊,今君率军出州,无故犯我疆界,是何居心呢?”刘备仰望城楼,抬首高呼,字字沏清:“我率军勤王讨贼,需何居心呢?” 一句勤王讨贼,掷地有声,王邑无颜回答,周遭也一阵纷乱。只听刘备在城前继续承诺,只要王邑随军讨董,大军沿路不杀一人,不取一物,不扰一民。他如此承诺下,王邑斟酌形势,终究决定开门投降。 入城以后,刘备留三千军士驻守,将安邑郡兵遣散归乡,执意留下的则让他们北上闻喜驻守。而后他马不停蹄,更换旗帜,假借王邑的名号,走吴山翻越颠軨坂,直至大阳城下,王邑亲自叫开大阳城门,领一万士卒入驻,而刘备踏马大河,踩坚冰至陕县之北,陕县令远望旗帜,误以为是董卓自河东调来的援兵,也开城让刘备入驻,刘备于十一月十二,成功占领茅津,并继续向东西夺取险要。 此时董卓正屯兵于东部一百里处的渑池。自兵撤雒阳以后,他派董越领万人守函谷关,胡轸领两万守新安,牛辅领两万守东垣,自己领五万众在渑池休整。 十四日得知刘备占领陕县、大阳的消息,董卓勃然大怒,他在军议上叱骂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