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_第505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5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3/4页)

的苏轼当真是一心求死。

    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在黄州的苏轼经历了一场彻彻底底的蜕变。

    他对人生,对际遇,对外物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他时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寻找人生的真谛。

    苏轼表面上是个乐天派,可是他内心悲天悯人,时常会陷入痛苦之中。

    而在黄州,他的心灵挣脱了自己预设的枷锁,从而变得更加自由和洒脱。

    从苏子瞻到苏东坡,这是他人生的大转折,大蜕变。

    他在黄州些的另外两首诗可以完全看出他的心境。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罗曼罗兰的名言,用在苏轼身上恰如其分。

    苏轼没有弟弟的沉稳和老练,看起来似乎处处都在给弟弟闯祸。

    但他足以配得上“英雄”的称号,他对生活的热爱深入骨髓。

    人们为何爱东坡,因为他身上就是有一种感染他人的特质,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后世之人,无论生活给了开了多大的玩笑,你都要微笑着勇敢面对。

    在黄州的生活,苏轼摆脱了弟弟的照顾,靠自己自食其力,他也确实感受到了平凡的快乐,况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