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_第460章 冰释前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0章 冰释前嫌 (第2/4页)

培养更多的商人。我的老家有句话说得很好:要致富先修路。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把国库的钱用到建设官道上来。打通帝国的经济命脉,让岭南的荔枝,江浙的丝绸,长白山的人参,昆仑山的玉石能以最快的速度流通全国。”

    这样的设想确实振奋人心,王安石接话道:“你还打通了海上贸易,巩固了自汉代张骞打通的西域之路。”

    “没有错,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眼界要放长远。大宋的商品要远销暹罗、波斯、高丽、扶桑等国。国外的好物也要畅通无阻地来到大宋,汇集汴京。有了钱,何愁我大宋文化不繁荣?有了钱,何愁我大宋军队不强大?有了钱,就连西夏、辽国、大理都要战栗在大宋脚下!”

    王安石问道:“商人多了,那我士大夫地位又该如何?依你的说法,那我君王又该如何?”

    王安石毕竟从政多年,能够敏锐地抓住苏辙论述的最重要点。

    事实上,大宋最根本的矛盾是:商业大繁荣与皇权制度的不匹配。

    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匹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大发展,资本原始积累出现,社会要从皇权向下一个阶段变革。

    这个问题,苏辙已经意识到,可是整个社会的思想还跟不上,他能做的有限。

    苏辙无法回答,反问了王安石一个问题:“一个贤明的君主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万一碰上昏庸的帝王呢?”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何其文韬武略,可是后代生长在荣华富贵之中,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