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谁最想让我死 (第3/6页)
的优点。 苏璟看着朱标道:“其实,我也不算欺骗周明,只不过他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其他的东西罢了。” “红薯的总产量他虽然不清楚,但只要做了市场调查,总能感觉出一些的。” “还有饴糖和红薯粉的销量虽然还不错,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溧水县就这么大,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 尽管产业链理论是苏璟告诉朱标的,但苏璟并不认为在明朝能复刻出来。 朱标脸色一变,忙问道:“苏师,您的意思是,红薯产业链,其实根本是无法实现的吗?” 朱标记得很清楚,苏璟所说的产业链理论,那是可持续的,良性的。 怎么到这里,就成了不可能维持下去了呢? 这可是朱标觉得能用来振兴大明的利器啊! 苏璟有些奇怪道:“我什么时候说过红薯产业链可以实现的?” “我当时和你说的很清楚,产业链想要成形,依托的是百姓的需求和消费力。” “百姓的需求我是看到了,但这消费力嘛,太弱了。” “没钱,东西卖不出去,产业链自然无以为继了。”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苏璟也早就想过。 所以才会被红薯饴糖和红薯粉初次面世销售时的出现的火爆场面吓一跳。 溧水县普通百姓的消费力,是真的强! 但再强,也就这么点人口。 市场饱和了,其他地方的百姓又没钱,怎么搞嘛。 “为什么呢?苏师,你应该有办法的吧。” 朱标追问道:“既然苏师能提出产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