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151【借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1【借钱】 (第3/5页)

杰皱眉道。

    “拭目以待吧,”周赫煊不再多言,转而问道,“领事先生,航道治理计划进行得如何了?”

    “已经拿出了大致方案,只等天津地方政府配合。”罗杰笑道。

    因为事关自身利益,天津各租界非常齐心,就连日本商人也同意用三年后的关税发公债。他们雇佣水利专家,迅速拿出海河治理工程计划书。打算仿效1760年清政府在三角淀滞洪放淤的办法,将永定河水导入津北塌河淀一带,使泥沙积淀、清水泄入金钟河。

    大致方案拿出来后,又开始制定具体的计划,总共分为三大项、20多个子项。

    这个工程极为浩大,涉及范围很广,东至筐儿港河,西至线河村东,南至刘安庄、小淀,北至刘招庄、二闫庄。总预算造价一百零七万多元,如今义和祥、同义成、大兴土木、其昌、远东、永泰等工程公司正在竞标承包。

    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自然需要天津地方政府配合。

    此时褚玉璞正在江北一代驻防,连番电报打过去后,褚玉璞不耐烦地回应说:“只要不是老子出钱,你们看着办吧。”

    天津地方官员得到允诺,也立即行动起来,派水利部门与洋人接触,联合成立海河整理委员会。接着便是各种开会讨论,一直拖到七月份,汪兆铭都在武汉“清共”了,天津的水利工程还没开工。

    周赫煊没等来以工代赈,却把北大的代理校长钟观光等来了。

    ……

    钟观光风尘仆仆地奔到报社,一见面就说:“周校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