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6【说客】(为盟主老王真的真的短又小加更) (第3/4页)
申也是能让中国富强的领袖。 嗯,太过高看了。 周赫煊打开皮箱,拿出常凯申的手书、挽联,以及他自己的《菊与刀》样书,说道:“六帅,我这次来奉天,给你带来了三样东西。” 张学良首先打开挽联,只见上面写道:噩耗惊传,几使山河变色;兴邦多难,应怜风雨同舟。 这副挽联充分暴露了常校长的诗词水平,不过胜在浅近直白,而且也表达了对张学良的接纳之意。 “有心了,”张学良都不用读信,就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他问,“明诚,你在南边当官了?” “没有,”周赫煊说,“我帮常司令做说客,从大义上讲,是为国家和平;从小义上讲,是为尽快打通东北到山东的救命粮道。” 张学良起身来回走动,顾虑道:“我早就想易帜了,但有两个问题很棘手。一是奉军内部有人反对,二是日本人从中作梗。” 周赫煊出主意道:“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快说。”张学良急切道。 “第一,可令热河的汤将军先易帜,试探奉军内部和日本人的反应。”周赫煊说。 张学良喜道:“汤二叔?这主意好,他肯定也愿意易帜。” 汤玉麟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如今霸占着热河省。他不在东北,又属奉系,只要他易帜,既不会引起奉军内部和日本人的强烈反对,但又能够起到试探和过度作用——热河也是日本人觊觎的地方,只不过没有东北那么重要。 而且汤玉麟肯定愿意易帜,因为北伐军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不投降早晚打起来。 周赫煊分析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