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0【中东路】 (第5/5页)
张学良也想用用,他被错误情报干扰,把苏联当成了立威的软柿子。 还有就是,收回中东路后,每年可增加1000多万的金卢布收入,这对财政紧张的东北而言相当具有诱惑力。 而且不管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南京国民政府,甚至是日本政府,都支持东北对苏联动兵。张学良自认为得到各方支持,胆子就更壮了,周赫煊劝得动才有鬼。 周赫煊再牛逼,也不可能让张学良只相信他,而怀疑所有部下合谋起来欺骗自己。 随后的几天,东北的教育界、铁路界、少壮派军人、爱国人士,纷纷发来电报劝张学良出兵。甚至常凯申都在极力推动,并承诺中苏一旦开战,中央可出兵10万,拨款数百万军费。 常凯申能安好心吗? 人家才是真正在玩一石数鸟之计。 挑拨张学良跟苏联动武,常凯申一可以反俄,二可讨好英美,三能提升自己威望,四能把张学良跟中央绑死。 张学良哪里看得到这些?他本就是平时优柔寡断、关键时轻率冲动的性格,收回中东路的各种好处诱惑着他,各方的怂恿也让他心动不已,再加上儿子夭折想找出气筒。 于是脑子一热,下令出兵! 这场战争要打4个多月,东北军一败涂地。苏军因此占据我国的黑瞎子岛,成为日后中俄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张学良也被打得失去信心,从面对苏联时的年少气盛,到后来面对日本关东军时的怯弱退缩,这是有一个微妙的心理转变过程的。王梓钧的民国之文豪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